西西大胆无码视频在线,亚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夜夜高潮夜夜爽视频

首頁 > 正文

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解析 新聞攝影圓桌研討

2020-05-18 12:45 | 來源: 中國記者
【字號: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解析

  新聞攝影圓桌研討

  主持人

  翟錚璇?本刊記者

  嘉?賓

  李?煒

  農民日報社副總編輯、本屆中國新聞獎新聞攝影初評評委

  徐曉民

  《遼沈晚報》常務副社長、總編輯,本屆中國新聞獎新聞攝影初評評委

  李?楠

  《南方周末》圖片總監、本屆中國新聞獎新聞攝影初評評委

  吳曉凌

  新華社舊金山分社首席記者、第52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金獎獲得者

  主持人:本屆中國新聞獎新聞攝影參評作品共計2000余幅(組),初評評選出28幅(組),最終獲獎作品11幅(組)。從整體看,如何評價本屆參評作品的整體情況?

  徐曉民:從整體看,本屆參評作品體現了時代特色,內容豐富,視野開闊,關注點涵蓋國內外時政、社會、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作品價值取向積極向上,匯聚正能量,弘揚核心價值觀,洋溢著濃濃的生活氣息。獲獎作品有幾個特點值得關注:一、聚焦重大題材的作品較多,大多來源于火熱的生活。從《2018年開訓動員》到《南粵水災》均為反映重大題材的攝影作品,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畫面傳遞出積極向上的情感。二、獲獎作品對事物的觀察非常細膩,捕捉能力強。《武漢上空定格奇景》畫面中,一架民航客機從正在發生日偏食的太陽中間飛過。拍攝者經過精心準備,捕捉到這個瞬間,體現攝影記者的功力。三、這屆獲獎作品用攝影語言講述故事,細節獨特,有很強的代入感。組圖邏輯性強,層次分明,依次遞進,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一等獎《傳遞光明》通過一組簡潔的圖片,傳遞出一種溫暖的力量。醫生雙手捂臉的鏡頭,觸動人心。角膜和虹膜分離的圖片,引人注目。《高空救人》構圖有創意,俯拍帶來的視覺效果非常震撼,讓讀者身臨其境,描繪出現場的緊張氛圍。

  主持人:本屆中國新聞獎新聞攝影類初評的評選標準是怎樣的?今年的評選標準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新變化?

  李?楠:新聞攝影強調新聞性與視覺性的高度結合,同時鼓勵獨到的眼光、創新的手法、個性的風格。新聞攝影必須基于事實,但并不意味著在攝影語言表達上要千人一面。越來越重視專業上的大膽突破,可能是一個值得期待的變化。

  主持人:在初評過程中,哪些攝影作品比較吸引您?哪些作品受到評委們的一致關注?為什么?

  李?煒:縱觀這些獲獎之作,讓我印記最深的莫過于那一道道穿透心靈的“眼眸”。

  其一,難忘那雙充滿愛之光芒的明眸。當生命行將走到終點的謝女士做眼角膜捐獻時,我們讀到了人性的無私與偉大。一等獎組照《傳遞光明》以簡潔的鏡頭,講述了一幕人間大愛。十多個小時跟拍眼角膜獲取、移植的全過程,從捐獻者家屬的送別到醫生緬懷逝者再到6歲女孩兩眼蒙紗的期待,當帶著體溫的眼角膜在聚光燈下獨立成像,那份晶透靈動的光亮,仿佛帶著淚光和笑意,完成一次死與生的光明接力。

  其二,難忘那種飽含憧憬的堅毅眼神。組照《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講述了脫貧攻堅的故事。海拔3000多米的大涼山,氣溫零下十多度,彝族9歲男孩吉覺吉竹背著1歲多的弟弟,在雪地里一路滾爬下山,他們的媽媽背著一大筐家什緊隨其后,這是大山里貧困戶易地搬遷的一幕。9歲的山里娃,只知道山下那邊會是另一個亮堂的世界,他雙手扶地,褲腿沾滿泥雪,臉龐紅撲撲,眼神篤定堅毅,不時安慰小弟弟不哭,小小男子漢的堅強和哥倆情深令人動容。搬家、下山,學校、新房,孩子心中燃燒著滿滿的希望。

  其三,難忘那對惶恐悲憐的狐貍眼。保護野生動物已是人人共知,然而,二等獎新聞圖片《請放野生動物一條生路》令人揪心不已:一只前腿拖著鋼鐵套環獸夾的狐貍,在戈壁雪地中痛苦哀嚎艱難逃生,陽光映射著它金黃色的皮毛,四肢站立儼然如囚徒,回頭警惕地望向記者的鏡頭,眼睛里充滿恐懼,夾雜著乞求和仇憤,似乎在說“為什么讓我受到傷害”?

  澄澈的眼睛映射純凈的心靈。眼與眼的對望,是對每一位攝影記者心靈的碰撞與拷問。

  主持人:在初評過程中,你認為,導致作品落選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徐曉民:在初評過程中,導致作品落選的因素很多,我認為以下幾點很重要:一、圖片缺少感染力,影像語言較淺顯,缺少韻味,如同“白開水”的圖片無法打動評委。圖片要講溫度,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尤其要捕捉到生動的細節,照片講究在畫面之外蘊含多層次表達。二、圖片一見面,似曾相識,視覺沖擊力、差異度不夠,這樣很難吸引評委。部分作品評委看了第一眼就排除掉了。三、圖片技術水準不高,畫面雜亂,不簡潔,沒有美感。四、缺乏創新,例如角度不新穎等等,也是落選的原因。

  主持人:通過本屆新聞獎攝影作品評選,您看到了哪些問題?有哪些感受和思考?

  李?楠:坦率地說,有不少參評作品表現手法老套,立意不高,僅僅停留在拍攝現場,記錄表象,缺乏思考和深度。當下的新聞報道早已不是采集信息就能滿足。通俗點講,采集信息是“路人甲”就能完成的事情,新聞記者的專業性一定體現在對信息的分析和判斷上,有觀點的報道,有立場的照片,才是新聞攝影真正的生命力所在。

  這對記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他們面臨的競爭和壓力前所未有。一方面,記者和公眾一樣,身處信息泛濫的洪流,身份帶來的優勢日漸消減,壓力與日俱增:現實中不斷翻轉的真相要求記者具備更強大的能力與更純粹的心態;另一方面,記者必須先人一步更新自我、完成轉型,以最快速度適應新媒體時代的理念策略和運作方式。這不是一個容易達成的任務。某種意義上說,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無法回避的考驗,只能迎難而上;而機遇,就在其中。

  主持人:本屆中國新聞獎新聞攝影參評作品2000余件,初評評選出28幅(組),最終獲獎作品11幅(組)。您認為,這些脫穎而出的作品有哪些可取之處?

  吳曉凌:今年新聞攝影獲獎作品整體不以題材重大取勝,展現了記者在日常生活中發現、選擇和駕馭新聞的能力,體現了攝影的力量,關懷的力量。相信這對在基層工作的攝影記者有莫大的激勵和導向作用。所有作品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傳遞光明》和《思念的幸福》兩個組照。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從悲劇中發現善良、溫暖和希望。通過真誠相待,取得拍攝對象信任,專題才得以實現。兩名記者并非旁觀者和攫取者,在拍攝過程中,他們或簽署了眼角膜捐獻志愿書,或為英雄母親分娩聯系醫院,這些都在技巧之外,讓各自的作品更加完整。

  主持人:本屆參評攝影作品題材多樣,就您感興趣的題材而言,您對攝影記者有什么建議?

  吳曉凌:在拍攝前要多思考,不僅是攝影技術上如何表現與再現,更需推敲如何小中見大主旨,大中見小細節。好主題就是成功的一半,《中國工廠在非洲》在有限的采訪時間里,主要通過一個鞋廠,使一帶一路、中非友好、合作共贏的抽象概念得以具象展現。航拍是目前比較熱門的拍攝方式,在熟練掌握操控技能同時,需要考慮如何與新聞內容有機結合。獲獎作品《高空救人》可稱典范,達到“大炮上刺刀”的程度。俯瞰的沖擊視角,為營救瞬間加分,而不搶戲。

  主持人:就采編思路而言,對組照參賽作品您有什么建議?對單幅參賽作品,您有何建議?

  徐曉民:就采編思路而言,對組照作品,我建議:一、講好故事,體現出層次。一幅圖片講述一個情節,多幅照片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組照要表達思想和情感,圖與圖之間要有內在聯系,層次關系要明晰。二、要選好主題,有創意。新聞照片要與時代同頻共振。組照要體現出記者對現實世界的觀察力和思考力。三、采訪要深入,到生活中去尋找素材,才能捕捉到獨特細節。組照就像戲劇一樣,要有高潮,要有吸引讀者的獨特畫面。四、組照要選最有說服力的圖片來表達主題,畫面簡潔,不能龐雜,只有這樣,主題才能清晰準確地傳達給讀者。

  對單幅參賽作品,我建議:一、首先畫面要獨具特色,有沖擊力,第一眼就吸引住讀者,要求圖片“冒著熱氣”。二、在畫面之外,圖片要有意蘊。就是說,畫面里要飽含思想和情感,而不僅僅是畫面。三、敢于創新。從構圖到用光,都要有創意。圖片有了創意,就會有別樣的感覺,提升照片的層次。

  吳曉凌:文章不是書法作品,不是由美麗的字組成,而是由美麗的思想、語句組成。攝影亦是如此。不同的話、不同的事、不同的照片放在一起,傳達出形散神不散的統一思想。就組照而言,表達同一意思的多張照片無論多么精彩、難以割舍,最終也只能選一張。圖與圖由思想和邏輯銜接,甚至還能起到情緒、語氣或標點符號的作用。傳統的組照像八股文,現在的組照沒那么死板。比如重復也可以加強主題。巧妙構思也很重要。趙青獲得過荷賽體育類獎項,他甚至沒有進入賽場,拍的是電視上的奧運。組照也需要長期關注和經營,投入精力多寡,出來的作品不一樣。對于單幅作品的所謂絕片,更沒有統一標準。我的一個標準是“無法重復”,即使拍攝者本人也無法重復。否則,形式再完美,也只是不斷上演的舞臺劇照。另一個標準是情感含量。新聞攝影里,時間比空間重要,愛比美重要。

  李?楠:組照不是簡單地羅列事實,而是要根據對象的內在邏輯和攝影的視覺規律去設置一個完整的語義系統。有很多作品沒經過專業圖片編輯,或者說,對圖片編輯依然非常不重視。這是一種必須改變的現象。在這個時代,還認為攝影僅僅關乎可見畫面就太落后了。事實上,沒有經過編輯的照片只是一堆無序的材料,不是真正的作品,更不用說獲獎了。

  單幅照片體現攝影記者的快速反應能力,同時考驗記者提煉視覺形象的水平。高明的記者善于以簡潔的畫面表達豐富的關系,這看似矛盾的做法,恰恰是攝影的奧妙。許多單幅照片充斥著雜亂的視覺元素,卻沒有建立一個有意義的關系,令人嘆息。

  此外,攝影記者一定要寫好文字,無論是標題還是圖說,在準確之外可以更加生動、雋永、耐人尋味。因為文字是新聞攝影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主持人:放眼未來,您對參評的攝影記者最想說的話是什么?

  李?煒:其一,做家國影像的記錄擔當。感知時代的脈搏,感知社會的心跳,這是攝影記者的“心學”。無論是《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還是《傳遞光明》,都有一個共同點:善于在大題材中講好小故事,善于在大事件中找到“小視角”。前者是以“搬家”為落點,折射山區百姓的脫貧變化,后者見證了逝者的無私大愛和失明者的重見光明,暖心的故事激勵更多的人成為眼角膜志愿捐獻者。《請放野生動物一條生路》則警示人們——“愛護動物就是愛護人類自身”。

  其二,做枕戈待旦的新聞戰士。攝影記者于文國說,攝影記者是“24小時的職業狀態”,否則會漏掉“大魚”。《傳遞光明》的作者是位女記者,從取得新聞線索的那一刻起,便晝夜連續作戰、全程跟拍、及時發稿;《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的作者,在冰雪寒冬里與貧困戶相伴同行,在崎嶇泥濘的山路上,多次摔倒又爬起,舉相機的手幾乎凍得失去知覺。這也恰恰印證了我們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好新聞永遠在路上!

  其三,做精益求精的藝術匠人。《傳遞光明》對眼角膜、眼睛的光影運用效果極佳,以直白的視覺語言傳遞富有感染力的人物情感,同時在拍攝手法上做到了對相關信息的保護屏蔽;《請放野生動物一條生路》展現了攝影師于平中出奇的瞬間捕捉能力,鏡頭下那只狐貍直視鏡頭的眼神,以及腿上的獸夾,成為核心視覺焦點,有效地傳遞出新聞元素,把主題表現得淋漓盡致。

  主持人:身處“萬物皆媒”的新媒體時代,對當下新聞攝影的發展和創新,您有哪些感悟和思考?

  李?楠:智能化媒體是不可阻擋的方向,也正在成為現實。對于新聞攝影來說,單一陳舊的方式必然會被淘汰,同時媒介融合為視覺傳播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舞臺。新聞攝影將更多地與其他傳播手段融合,以意想不到的新面貌拓寬自身的可能性。攝影記者的知識結構和傳播理念必須與時俱進,一專多能會成為趨勢。同時,攝影記者要更多地保持冷靜與理性,不被表面潮流裹挾,不被復雜現實遮蔽,不被隨機利益左右,永遠對真相保持敬畏,永遠對事業保持熱誠,堅守新聞的底線,永不放棄。

  李?煒:在“全民攝影”的信息互聯時代,高質量、高品位的新聞攝影佳作更顯彌足珍貴。“從心出發去攝影”,把責任和機器扛在肩上,去記錄傳播立體、真實的中國。

  吳曉凌:當新藝術形式誕生,整個藝術史就該重新評估。照此邏輯,目前該對新聞攝影重做名詞分析:何為新聞?何為攝影?兩者并列?或有主從?對基本問題的不同回答引發的探索和實踐,或能為新聞攝影打開新的可能性。逐漸擺脫紙媒版面束縛,攝影該如何利用這次解放?又如何與其他媒體形式結合時保持本心,不卑不亢?未來新聞照片能否標配音頻,與動圖結合,自動播放?蘋果手機拍攝照片能保留一秒前的動態影像很有意思,既提供信息量,也有助解決假照片鑒定。攝影記者可否以(文字、音頻、視頻)某種方式重新走到前臺?“萬物皆媒”的新媒體時代,事實重要,觀點更重要。除了圖片說明,評圖能否成為標(選)配?吃雞蛋的人未必不想聽下蛋雞的感受。目前手機和微單相機生成圖像、內部處理的新功能與新聞攝影標準和原則沖突,如像素抖動、機內插值、多底合成、景深合成等,該如何看待?攝影作品和攝影素材有何不同?如何加工?有何禁忌?電視直播商的強勢地位、8K視頻信號,未來會給體育攝影帶來怎樣的沖擊和機遇?

  主持人:新傳播平臺、傳播形式不斷涌現,新聞圖片的傳播環境發生巨變,此外,短視頻等強調視覺閱讀的傳播載體受到年輕受眾青睞,在這種情況下,你對攝影記者有什么建議?

  徐曉民:在這種情況下,攝影記者更要提高攝影作品的水平。照相機問世后,繪畫藝術仍然生機勃勃。雖然傳播環境發生了變化,但只要攝影記者俯下身,沉下心,動真情,飛入尋常百姓家,就一定能拍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攝影作品。只要攝影記者不斷提升創造力,練就過硬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那么拍出的攝影作品就會有鮮明個性,就是有價值的藝術品,這是視頻所不具備的優勢。

  主持人:您身處與外媒競爭的一線,切身實地感受外媒的新聞照片傳播業態,您有哪幾點新鮮的從業感受與國內攝影記者分享?國外新聞媒體是如何應對的?

  吳曉凌:我的觀察未必準確全面。國外媒體攝影更多是呈現形式的變化,照片除了作為簡單配圖,通常以流媒體、交互式頁面方式展示。重要專題的整體設計感很強,由團隊合作完成,有完整的敘事結構,而非簡單套用多媒體模板。當以攝影為主要線索,圖文內容有機結合,文字、視頻和圖表等的運用較克制。新聞業態的變化對采集端影響不大,萬變不離其宗,攝影記者的任務就是提供專業影像供后期加工。新聞現場,記者身兼數職的情況不多見。從操作角度講,除拍攝專題,在日常報道領域,攝影記者兼顧攝像并不科學,通常導致攝影平庸和視頻殘缺。

  我認為,對新聞攝影而言,攝影記者轉而拍攝視頻,不算發展創新。它證明的是自我能力,而非攝影價值。誠然,很多創新來自跨界,技能拓展值得提倡,但攝影記者的面目不應過于模糊。無論從行業未來發展,或者受眾認可角度觀察,新聞攝影的力量和尊嚴仍在,以發揮照片非線性的瞬間特色為根本,同時借鑒線性講述優勢的探索空間極大。大浪淘沙,無需偏執,不用糾結,熱愛就能生存。

  編?輯??翟錚璇?905553195@qq.com

  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新聞攝影一等獎

  組照《傳遞光明》

  【作者體會】

  溫沁

  安徽日報社記者

  劉浩?溫沁?陳明

  組照《傳遞光明》獲獎,得益于《安徽日報》對圖片新聞的重視。《安徽日報》設立“江淮新風貌”等圖片專欄專版,第一時間以圖片方式報道安徽省要聞資訊,磨練記者編輯的業務能力。《安徽日報》要求記者做到“三不”。

  一、“不做夾生飯”。記者到基層找尋線索,掌握第一手資料,把工作做細、做熟、做透、做優,體現采訪的“實”,突出作品的“新”。攝影記者要與采訪對象深入交流,融入采訪對象的角色,感動自己,進而感動讀者。

  2018年3月21日,記者溫沁采訪安徽省紅十字會舉辦的“春分緬懷誦讀會”活動。其間,通過深入采訪,她產生了拍攝以器官捐獻為主題攝影報道的想法。2018年3月27日深夜,記者溫沁得到消息:一名眼角膜捐獻者在養老院去世,家屬同意拍攝。于是,記者連夜驅車趕往該養老院,經歷了從遺體告別到眼角膜摘除、醫生將角膜移植至6歲全盲女孩眼睛的全過程,每一個令人動容的畫面都攝入鏡頭,見證了逝者的無私大愛和失明者重見光明的欣喜感恩。

  28日上午,記者拍攝完成。隨后,編輯從22幅照片中精選了9張照片,選定主打照片,厘清敘事邏輯,并對文字精心打磨。組版人員在中午時間加班設計版面。傍晚例行的編前會上,定于29日在“江淮影像”欄目見報。組照標題從一開始的“逐光之旅”到“為光明傳遞愛”,再到付印的“傳遞光明”,不斷提煉、升華。

  二、“不喝隔夜茶”。《安徽日報》新聞攝影、策劃強調“時度效”。記者編輯有線索、選題、策劃,就立即實施。

  三、“不煮一鍋粥”。《安徽日報》圖片新聞策劃講求有主題,有思想,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圖片新聞圍繞重要時間節點做到“應時”;圍繞重大事件、突發事件做到“應事”;圍繞輿論環境、中心工作做到“應勢”;圍繞讀者興趣喜好,做到“應市”。

  (作者均為安徽日報社記者)

  專家點評

  吳曉凌

  新華社舊金山分社首席記者、第52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金獎獲得者

  攝影記者也是傳遞光明的人,讓人們看到目力所及之外的世界。這組獲得一等獎的照片體現了攝影的獨特力量。眼角膜移植的醫學概念,捐獻的動人故事,濃縮在幾張照片中,讓人過目難忘。

  “一圖勝千言”已成陳詞濫調,但古人說“君子遠庖廚也”,背后的意思很相近。眼睛通向心靈,一件事,“我們知道”和“我們看到”,帶來的觸動,引發的惻隱和關愛,不一樣。

  感謝記者用心拍攝這個專題,手法樸素。有時候,技巧是目的的敵人,藝術是新聞的敵人。

  組照由點及面的升華結構值得肯定。注意到圖片說明中有一句話,“再過三天拆去紗布,女孩就能看見這個百花爭妍的春天了”。不知在報紙截稿的局限之外,記者是否繼續跟進。即便為保護隱私,從女孩背后拍攝她面對光明世界那一瞬,也會讓這個動人故事更加完整。

  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新聞攝影二等獎

  《請放野生動物一條生路》

  【作者體會】

  閔勇

  克拉瑪依日報社記者

  每當舉起相機、摁下快門前,我總會在腦海中“三問”自己。一問:“這個場景有新聞價值嗎?”二問:“這個畫面能表現出新聞價值嗎?”三問:“這個瞬間是最直觀、最具視覺沖擊力的畫面嗎?”快速思考、判斷、行動,找出新聞的最大價值、尋找最佳畫面,并將這個瞬間定格在相機里,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

  一、熱愛才能抓住機遇

  從2014年開始,我一年中大約有十分之一的時間在拍攝野生動物,候鳥、鵝喉羚、盤羊、野驢等都是我拍攝的對象。

  2018年1月8日,克拉瑪依市中心城區昆侖路西延段南側,一只被獸夾夾住前腿的狐貍,逃進戈壁灘的一處洞穴。抵達現場后,我做了幾件事:首先與狐貍保持安全距離,確保我不會驚嚇到受傷狐貍;其次,找合適機位;第三,選擇適合抓拍的相機和鏡頭,并試拍,以保證拍攝質量。

  二、加強對新聞核心要素的判斷

  拍攝、救助受傷動物時,結局往往難以預料,過程充滿變數。當時,整個戈壁灘被厚厚的積雪覆蓋,灌木、喬木密布。受傷狐貍隨時可能逃離洞穴。我在心中自問:“這次拍攝能表達新聞主題嗎”?能!拍到狐貍和夾在前腿上的獸夾,就能表達主題;“這個瞬間是最直觀、最有視覺沖擊力的畫面嗎?”是!

  我迅速確定拍攝重點:首先要把“獸夾”和“狐貍”兩個核心元素拍到;其次,盡量保證畫面干凈,以確保兩個核心元素醒目。

  此時,受傷狐貍越來越不安。同時,狐貍藏身的洞穴有十幾個“洞口”,怎么拍?我迅速查看現場環境,選擇了狐貍最有可能出來的那個大洞口,遠遠地潛伏下來,端起相機對準洞口方向,開始在洞口及周邊快速搜索狐貍身影。

  果然,狐貍從洞口出來,以雪地上的雜草為掩護,開始沿斜坡向上“突圍”。我不停地“點拍”,但是它的腿和獸夾被草和灌木遮擋。這令我很難捕捉到核心畫面。突然,狐貍一個折向,離開雜草區域,向山坡一瘸一拐地逃跑,整個身體一覽無余地顯露在雪地中,傷腿和夾住腿的獸夾尤為醒目。不僅如此,狐貍在快速移動過程中,還側過頭向我們看了一眼,通過鏡頭,我看到它那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眼神,心里為之一震。轉瞬間,受傷的狐貍向遠處跑去,很快就繞過山半腰,消失了。就這樣,我拍攝下了它側過頭看我們的瞬間。

  【同行點評】

  徐曉民

  《遼沈晚報》常務副社長、總編輯,本屆中國新聞獎新聞攝影初評評委

  這幅作品給人的第一眼印象就是狐貍那驚恐的眼神、前腿上拖著的獸夾,這個畫面和圖片標題“請放野生動物一條生路”構成了強烈的互襯,畫面之外傳達出一種聲音。于是,畫面就有了背景,畫面語言就更加豐富。尤其那狐貍的眼神仿佛在訴說,令人震撼。

  保護野生動物,是生態文明建設的應有之義。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小切口,大主題,這是拍攝者的巧妙構思。而且,這幅照片畫面簡潔,狐貍是畫面主體,雪地則成為畫面背景,主體更加突出,野生動物保護的現狀就更加堪憂,這樣圖片的標題“請放野生動物一條生路”就順理成章,呼之而出。于是,畫面主體、背景與圖片標題融為一體,從而切入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大主題中,使圖片有了更深層的意蘊。

  第二十九屆中國新聞獎新聞攝影三等獎

  《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

  【作者體會】

  田建川

  新華社廣東分社記者

  踐行“四力”,找到主題報道“破題”的鑰匙

  《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是本屆中國新聞獎新聞攝影作品中反映脫貧攻堅主題的組照,作為獲獎作者中的非專職攝影記者,我深感有兩點啟示值得思考:一是宏大主題報道的新聞表達如何用小切口破題,二是媒體融合時代如何錘煉全媒體采集意識和能力。

  2018年春節前,新華社廣東分社著手做好新春走基層報道。經討論,此次報道鎖定脫貧攻堅主題,深入一線挖掘出鮮活的故事和細節,承載脫貧攻堅的大主題,實現高度、深度和溫度的統一。

  開展易地搬遷是佛山扶貧工作組在四川涼山的重點工作之一。2月1日,報道組跟隨選定的采訪對象坐班車前往搬遷前的申果鄉達布村舊村。這個村海拔2800米,距離縣城80多公里,開車要5個小時,幾乎全是顛簸陡峭的山路,是典型的“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

  達布村大部分村民已易地搬遷到縣城附近。當夜,報道組和村民聊家常,話扶貧,直至凌晨1點多。夜降大雪。半夜記者們紛紛被凍醒。早上起來,發現屋內桶里的水結上厚厚的冰,鑿冰取水,放在火塘上燒。之后,我們跟隨采訪對象下山。

  群山蒼茫,道路險阻。行走間,我突然聽到身后傳來小孩的哭聲,這正是后來獲獎圖片中呈現的那一幕。它深深震撼著我。

  我拿出相機開始拍攝。拍攝難度超乎我的想象。男孩一家習慣了走山路,速度比我快,我跑前跑后不斷調整拍攝角度,不斷地摔跟頭,有幾段陡峭的山路我只能直接坐在地上滑下來。等走到山腳平地上時,我的相機上、褲子上都是雪泥,但后背卻冒出了汗。

  山腳下是申果鄉,小男孩一家上了班車。碰巧的是,班車司機是昨天載我們坐車的師傅。他會講普通話,跟小男孩是遠房親戚,經他“翻譯”后我們才知道,原來小孩一家人是搬家,去易地搬遷后的外公家住,新家由廣東佛山援建。

  這正是我們期待找尋的故事,只是沒想到會來的這樣突然和偶然。第二天,新華社播發了《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圖片通稿,采用家次超過992家,成為現象級新聞作品,產生了“鎮版刷屏”之效。

  這次報道的成功,交織著偶然和必然的諸多因素。回顧新聞攝影史上的經典照片也不難發現,好照片不是策劃出來,更不是擺拍出來,更像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然而,看似“偶得”的背后,是腳力、眼力、腦力、筆力的“必達”,是懷抱熱情沉入基層的堅持,所謂“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同行點評

  費茂華

  新華社攝影部新媒體采編室副主任、第51屆世界新聞攝影比賽銀獎獲得者

  看著9歲半的吉覺吉竹背著1歲半的弟弟在雪中艱難前行的照片,我仿佛能聽到他胸中砰砰的心跳聲——充滿著對未來生活的好奇與渴望。

  扶貧攻堅的主題通過一個9歲小朋友背著弟弟在雪中趕路、車內溫情以及在新家中玩耍的瞬間而變得親切、溫馨,甚至把觀者帶入到吉覺吉竹的心中,感受到他的人生因為扶貧攻堅這一偉大工程而發生的美妙變化!

  這絕對是一個值得去記錄的時代變遷——中國14億人口全面脫貧;這也是一個值得去記錄去追蹤的好故事:在這個時代變遷中,吉覺吉竹們會擁有怎樣的生活?

  

責任編輯: 王小玉
賀信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9065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