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作品標題 一條“機器魚”遨游萬米深海 參評項目 消息 (報紙) 體裁 ? 語種 中文 作者 孫晨 編輯 賈國勇、楊蘭、翟連宇 原創單位 浙江省余杭市融媒體中心 刊播單位 余杭晨報 刊播版面 1版轉2版 刊播日期 2021-03-05 字數/時長 970 字? 采編過程 之江實驗室和浙江大學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一項深海探測機器的發明,于北京時間3月4日登上國際頂級期刊《自然》的封面。這是一項飽含科技含量、體現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的發明,具有重大新聞價值,但這又是一條容易被忽視的新聞。記者知悉這一線索后迅速認識到其中的新聞價值,第一時間進行采訪,編輯部也迅速跟進。如何體現重要意義?怎樣避免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讓讀者更形象地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在大量材料里,記者編輯遴選出能抓住人的新聞點:形狀像魚、萬米深海、馬里亞納海溝、深海自主流動……同時精心制作通俗易懂又表達精準形象的標題:一條“機器魚”遨游萬米深海。 社會效果 位于杭州市余杭區的之江實驗室,以“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為目標,是浙江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探索新型舉國體制浙江路徑的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實驗室這一研究成果——國產軟體機器魚實現萬米深海自主驅動,充分展示了我國的科技硬實力。報道紙質版由《余杭晨報》首發,以其表達通俗易懂、精準形象迅速引起廣大讀者共鳴,社會反響強烈,很好地起到了普及科技知識、增強科技自信的作用。 初評評語 該篇報道緊緊圍繞創新驅動發展主題,內容為我國在深海探索方面的重大成果,體現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領先水平,具有重大新聞價值。報道邏輯清晰嚴密,很好地展示了這一成果的形成過程、重點難點,詮釋了我國科研力量在前沿科學的不懈追求與努力。同時因其形象生動的表達,引起廣大讀者的興趣與共鳴,成為科技新聞的典型報道。報道時效性強,3月4日消息發布后,當天采訪,3月5日即見報,同時配發《自然》封面卡通圖片,整體表達直觀形象。該報道發表后,各類媒體紛紛跟進,起到了很好的融合傳播的效果。
(主創人員)
(名稱和版次)
(作品簡介)
(推薦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