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
|||
作品標題 |
父親留在了火神山 |
參評項目 |
文字通訊與深度報道 |
體裁 |
文字深度報道 |
||
語種 |
中文 |
||
作??者 (主創(chuàng)人員) |
耿學清 |
編輯 |
張國 |
刊播單位 |
中國青年報社 |
刊播日期 |
2020-04-15 |
刊播版面 |
《冰點周刊》5版 |
作品字數(shù) (時長) |
3902 |
??︵ |
????本文刊發(fā)于武漢火神山醫(yī)院休艙閉院之日,在武漢新冠肺炎疫情報道中,是第一篇連接起新冠遺體捐獻者家庭和遺體解剖團隊的深度報道,記錄了一個普通武漢家庭在疫情中的堅韌、善良、奉獻,以及中國軍民同心戰(zhàn)疫的故事。2020年3月,記者在火神山醫(yī)院紅區(qū)采訪,偶然發(fā)現(xiàn)幾個帶有編號的器官標本,來自遺體捐獻者。記者采訪了火神山醫(yī)院軍方負責人、病理專家、醫(yī)護人員,并找到一個全家人都感染的遺體捐獻者家庭,對傳染病患者遺體捐獻的故事作了一次完整記錄。正是這些深明大義的中國家庭捐獻的遺體,構成了當時全球病理數(shù)據(jù)最齊全的新冠肺炎病理樣本庫,為新冠疫情防控和臨床救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國家的診療方案因此更新。本文科普了遺體捐獻者的貢獻,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 |
||
全傳 媒播 體實 ??效 |
????報道通過中國青年報及客戶端、微信公號、頭條號、法人微博等端口傳播,在中青報自有平臺閱讀量達到130多萬,微信公號閱讀迅速達到10萬+,產(chǎn)生刷屏之效。近百家媒體轉發(fā),其中新浪、騰訊等網(wǎng)站首屏推薦。網(wǎng)友自發(fā)在音頻社交平臺制作有聲讀物傳播。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以“父親留在了火神山”的故事舉例,贊揚“尚未走出巨大悲痛就同意捐獻遺體的病人親屬,讓中國建立了全世界首個新冠肺炎病理樣本庫,使武漢重癥患者轉歸為治愈的比例從14%提高到89%。我們及時與世界分享醫(yī)療經(jīng)驗和成果,就是‘希望疫情早日結束,不要有更多支離破碎的家庭’,這是中國的國家道義,也是人民的人性之光”。 |
||
社 |
????本文平實、克制,將新冠肺炎患者及家屬、解放軍、醫(yī)護人員在災難面前的選擇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打動了無數(shù)讀者。當日撤離火神山醫(yī)院的部隊相關負責人點贊,“在火神山撤離之際,以此文紀念,既沉重又感動”。清華大學學者、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這些家庭在傳染病流行時忍住病痛和失去親人之痛捐獻遺體,可能幫助拯救無數(shù)人的生命,“價值不亞于烈士”。學者還就傳染病逝者遺體捐獻工作提出了相關建議。大量網(wǎng)友留言致敬:“多好的老人,多好的人民!”“在這場疫情中,每一位有貢獻的人都應該被記住。”“謝謝你們?yōu)槿祟愖鞒龅呢暙I。”蔡雅卿一家收到網(wǎng)友捐款10余萬元。 |
||
??︵ |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fā),讓無數(shù)家庭陷入苦楚。本文聚焦一個全家人都感染的遺體捐獻者家庭,對傳染病患者遺體捐獻的故事作了一次完整記錄。選材獨特,展現(xiàn)了人在危急狀態(tài)中的選擇,在樂觀堅韌背后的軍民同心、醫(yī)患同心。????本文也是在武漢新冠肺炎疫情報道中,第一篇連接起新冠遺體捐獻者家庭和遺體解剖團隊的深度報道。在火神山醫(yī)院軍方負責人、病理專家、醫(yī)護人員與捐獻者家人等多方敘述中,遺體捐獻者的貢獻得以呈現(xiàn),中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貫穿報道始終。????平實、克制的文字自有千鈞之力,報道刊發(fā)后,在中青報平臺閱讀量達130多萬次,微信公號閱讀迅速達到10萬+,產(chǎn)生刷屏之效。近百家媒體轉發(fā),新浪、騰訊等網(wǎng)站首屏推薦。 |
||
簽名: |
|||
(蓋單位公章)??????? |
|||
????????????????????????????????2020?年????月????日 |
父親留在了火神山
Video PlayerClose
責任編輯: 張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