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推薦表 |
|||
作品標題 |
《南陽要占萬畝基本農田建養豬場,豈能如此“拆東墻補西墻”?》 |
參評項目 |
廣播評論 |
體裁 |
廣播評論 |
||
語種 |
中文 |
||
作??者 (主創人員) |
譚朕、肖源、李凡、錢成 |
編輯 |
高巖、李宇飛、劉黎黎 |
刊播單位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 |
刊播日期 |
2020-08-27 |
刊播版面 |
中國之聲《新聞縱橫》 |
作品字數 (時長) |
0:9:59 |
??︵ |
2020年8月,有聽眾反映,在產糧大縣河南新野縣,牧原集團以建設養豬場為由占用三個鄉鎮超過1600畝永久基本農田,大量農民被迫丟掉“飯碗”。記者走訪發現,這三個養豬場只是該企業“百場千萬”工程的三個分場,該工程計劃在南陽市建設84個養豬場,占用基本農田接近1.5萬畝。南陽市稱占地是為了擴大生豬養殖,且有文件“支持”。國家文件明確規定:養殖設施原則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農田,涉及少量永久基本農田確實難以避讓的,允許使用但必須補劃。很明顯,南陽市將養豬場完全建在基本農田上的做法根本站不住腳。對此,南陽市表示,他們將84個養豬場“打包”備案,整個項目的基本農田占用比例符合規定。專家表示,此舉明顯是在規避法律法規,且不符合文件里“難以避讓”的原則。南陽市還堅稱占地前已經補劃耕地。而記者從河南省自然資源廳獲悉,相關項目是在占用基本農田后才進行補劃。基本農田是耕地中的精華,能否保住這些耕地,關系到中國人民能否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該報道以新聞述評的形式,抽絲剝繭呈現萬畝基本農田被占一事全貌。評論旗幟鮮明地指出“鍋里有肉”的前提是“碗里有糧”,不能“拆東墻補西墻”,18億畝的耕地紅線必須守住。 |
||
全傳 媒播 體實 ??效 |
作品以錄音報道形式呈現,記者走訪多個村莊,探訪在建養豬場,求證各級政府部門,錄得了豐富的音響素材,用以制作廣播報道。除此之外,作品還以圖文報道形式在全媒體渠道廣泛傳播。在廣播報道播出后,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微信號就在頭條推送報道《南陽要占萬畝基本農田建養豬場,當地村民:沒有口糧了!》,閱讀量為6.3萬,網友評論:“基本農田保護紅線不可逾越!”“曝光的好,有問題就查他個底朝天!”“糧食問題是大計,不能只顧眼前利益!”中國之聲微博發起的微博話題#南陽要占萬畝基本農田建養豬場#登上微博熱搜,與報道相關的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500萬。央視新聞客戶端推送后續報道《河南南陽要占1.5萬畝基本農田建養豬場?專家:操作過程經不起推敲》《河南省南陽市停建占用基本農田建養豬場相關項目》,兩篇閱讀量超過26萬。央廣網也同步推送圖文報道,獲得媒體廣泛轉載。 |
||
社 |
報道播出后,自然資源部、河南省迅速對報道提及的問題進行了調查,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濟南局要求南陽市全面糾正“百場千萬”工程中所存在打捆備案、未補先占等嚴重問題。南陽市推進整改工作,取消建設場區12個,25個未啟動占用基本農田較多場區全部停止建設,按照避讓基本農田的原則重新論證選址。對已動工場區,逐個優化建設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基本農田占用面積。對已建成場區,重新完善補劃方案。報道得到中央最高層關注。2020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意見》指出,要充分認識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重要性緊迫性,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意見》強調,要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谷、小麥、玉米三大谷物的種植面積。報道播出后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中央和地方等多家媒體廣泛轉載,相關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500萬次。 |
||
??︵ |
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民生,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該選題站位高、立意深,中央關注、百姓關心。報道敢于碰硬,獨家揭露了河南南陽計劃占用1.5萬畝基本農田建設養豬場一事。報道調查充分,記者走訪了當地十幾個村莊后,采訪了縣、市、省三級相關部門,厘清事件脈絡,掌握扎實證據。在當地拿出所謂“依據”后,報道“見招拆招”,指出其中問題。評論觀點鮮明、論證扎實,“鍋里有肉”的前提是“碗中有糧”,擴大生豬生產不能以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為代價。結果也是令人欣慰的,最終從幾十個養豬場那里搶回了萬畝基本農田。報道播出后,耕地“非糧化”問題進一步得到重視,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意見》指出,要充分認識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重要性緊迫性,牢牢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的生命線。防止耕地“非糧化”一內容也出現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 |
||
簽名: |
|||
(蓋單位公章)??????? |
|||
????????????????????????????????2020?年????月????日 |
南陽要占萬畝基本農田建養豬場,豈能如此“拆東墻補西墻”?
Video PlayerClose
責任編輯: 張澤月